一、 专业介绍
1、培养理念(目标)
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,融合智能机电装备和信息技术,致力于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专业化工程人才。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”专业是制造业领域的骨干专业之一,《人民日报》的热门专业分析,将其称为“国民经济的装备部”,具有就业面广、就业率高等优势。
2、特色优势
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,是福州大学创校之初建立的五个院系之一;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、福建省双一流“高峰学科”。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”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主干专业,是教育部多项改革试点专业、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经过60多年的建设,形成了覆盖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、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。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、一级学科博士点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并在一级学科学位点下,设置有多个二级学科学位点。该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约180人,毕业生的升学率高,2021年40%左右本科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3、师资力量
拥有专业教师80多人,建立了一支具有国家教学名师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专业化教师队伍。
4、软硬件环境
拥有完整的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培养平台体系,包括: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和15个省级科研平台。
实验条件完备。实验室占地13000多m2,拥有3D打印实验室、机器人实验室、机电装备实验室等各种类型教学实验室60余间;教学仪器设备3600余台/套,价值5000余万元。
科研基础扎实、创新能力强。其中重要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近7000万元。形成了高端装备设计及理论、先进制造技术、机电测控与智能装备等优势科研方向。在无损检测装备、智能医工装备、仿生机器人、微纳加工装备等领域开展了科研创新实践。
5、课程体系(核心课程)
在课程知识方面,面向国家,尤其是海西区域的科技、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,构建了精密机械设计、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测控的模块化体系,培养从事机械电子装备设计、研发、制造和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。
我们以“蛟龙号”载人深海探测装备为例,说明一下该专业课程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。“蛟龙号”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机械电子装备,它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到了精密机械设计、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测控。在精密机械设计方面,“蛟龙号”安装了四个螺旋桨推进器,如何设计满足深海极端高压下的特种螺旋桨,这需要用到精密机械设计的知识。在先进制造技术方面,必须保证极端压力下“蛟龙号”内部人员的安全,加工出体积庞大、形状复杂的耐压球壳,这需要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。在自动化测控方面,“蛟龙号”为了完成许多复杂的深海探测任务,安装有很多精密的探测与操作装置,如何精确地测试与控制这些装置、完成指定的复杂任务,这需要用到自动化测控的知识。
为了完成特种螺旋桨推进器的精密设计,需要:提出高性能的传动方案、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、绘制装置的三维图纸、分析深海低温高压下的驱动性能、验证所设计方案的力学性能能否满足要求。针对这些设计工作需求,该专业设置有《机械原理》、《机械设计》、《工程材料》、《工程制图》、《热工学与流体力学》、《材料力学》和《理论力学》等课程,同时还开设有丰富的选修课程,通过系统的学习,全面提升精密机械设计的开发能力。
为了完成深海极端压力下耐压球壳的先进制造,需要:确定合适的制造方法、设计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、实施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制造、测试验证产品的制造质量。该专业分别设置有《学科导论》、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》、《机械制造工艺学》、《制造执行系统》等课程,通过系统的学习,全面提升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能力。
为了准确地完成深海下机械手动作的自动化测试与控制,需要:提出高性能的驱动方案、设计机电一体化装置、完成数据的采样与测试、实施高精度的控制。该专业分别设置有《液压与气动技术》、《机电装备设计》、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》、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、《工业运动控制基础》等课程,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应用面广的“嵌入式系统”、“工业控制系统”等知识的学习,这些课程形成了系统的自动化测控知识体系,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动化测控系统的设计能力。
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融合工业互联网技术,为开展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电子装备设计、制造与自动化测控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6、培养情况
在高质量的培养平台、师资条件、实验科研条件、培养体系下,该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、创新能力强。近五年来,本科生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、工程训练大赛、互联网+、挑战杯等竞赛中,获得各类奖项1100余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和省级奖项500多项。
与此同时,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持续提升。以“机械电子科技创新团队”为例,该团队凭借优异的表现,获得全国首批大学生“小平科技创新团队”称号、“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和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”等荣誉。
我们与德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地区,建立了形式丰富的国际合作项目,为本科生留学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
7、就业去向
该专业毕业生发展前景好。以2021年数据为例,40%左右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,43%毕业生在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国内知名企业就职,5%毕业生进入选调生、公务员、事业单位体系。该专业竞争力强、就业和升学匹配度高。
在升学攻读研究生方面,该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,年均推荐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0%;近3年,本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中,985和211高校占比约97%,其中包含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。
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,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。当前,信息革命与制造业正处于深度融合的初期,建设制造强国,需要数以千万计适应新智能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,这将有力推进专业的新一轮发展。
该专业是制造业的骨干专业之一,我们将进一步融入信息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理念方法,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人才。